爱美之心人皆有之,据了解,2016年中国化妆品零售交易规模已突破5000亿元,成为仅次于美国的全球第二大化妆品消费市场,而预计到2020年,我国化妆品消费人口将达到4亿人,将带动超过1万亿元消费市场。“但当前,我国国产化妆品原料水平与欧美日相比差距较大,基本处在价值链低端,且创新性不强。”全国政协委员、全国工商联美容化妆品业商会会长、广东省赛莱拉干细胞研究院院长陈海佳建议,从加快立法修订、放宽已使用化妆品原料认定标准、加强科研支持三方面入手,加强我国国产化妆品原料创新。
陈海佳介绍,一方面,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和人民群众生活水平的提高,我国化妆品消费保持了稳定增长,预计到2020年,我国化妆品消费人口将达到4亿人,将带动超过1万亿元消费市场。与此同时,随着全球化妆品市场规模的持续扩大,作为化妆品产业链顶端的化妆品原料产业市场规模也在不断增长。据美国纽约的市场调查机构TMR的《全球化妆品原料市场报告》显示,2016年全球化妆品原料市场规模为229.9亿美元,预计到2025年将扩大到338亿美元,年平均增速约4.6%,其中亚太地区占比最大。中国作为主导亚太地区化妆品原料市场的国家之一,国产化妆品原料整体水平相对于位于全球第一阵营的日本和第二阵营的欧美来说差距较大,基本处在化妆品原料市场中的价值链低端,且创新性不强,由此也导致了我国化妆品在产品创新能力、品牌影响力上远远落后于国际消费成熟的化妆品,普遍缺乏国际竞争力。
陈海佳认为,加强国产化妆品原料的创新,是推进我国化妆品产业优化升级的关键,也是提升我国本土化妆品国际竞争力的基础。“但目前,在监管体制上,对于新原料的监管重事前审批,且申报要求较高、程序复杂、周期较长,压抑了企业创新开发新原料的热情;创新机制上,没有相关扶持政策和经费应用于化妆品原料的科研与应用,化妆品原料创新研发的积极性不高。 ”为此,他建议加快立法修订进程,优化化妆品原料监管体系;放宽已使用化妆品原料认定标准,加快已使用化妆品原料目录更新。“例如,将在国外上市化妆品中已使用的化妆品原料,不列作新原料监管,但可设置一段时间的观察期来保持跟踪和监测,留予企业宽松创新空间的同时控制安全风险。同时应加快已使用化妆品原料目录的更新频率,定期搜集国际市场上已使用的化妆品原料并主动更新纳入已使用化妆品原料目录,为企业减负”。此外,调动高校、科研院所等研发机构的研发热情,加快新技术新成果在化妆品方面的转化应用。
上一篇:   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促进中小企业健康发展的指导意见》
下一篇:  安全用妆 点靓生活 2019年化妆品安全科普宣传周在京启动